oben须和pai链紧密联系才能走出一片天地之虚拟资产转型

2. 虚拟资产

虚拟资产其实在今天并没有一个严格的定义,这里是我自己的粗糙总结:

  1. 必须是纯 digital 形式,不与线下物理空间有联系;

  2. 必须有贮藏价值或交易价值;

  3. 必须有唯一性。

除了游戏,还有什么最有可能符合虚拟资产严苛的定义?艺术和娱乐。这看似是一个小众的市场,但一旦有闭环的模式,就可以扩展到所有带有相同属性的市场。我看好比较典型的虚拟资产有、版权、身份(虚拟 ID)、社交媒体账号、社交媒体社群、个人数据……在人类 GDP 逐渐由原子世界向比特世界迁移的过程中,它们的价值会越来越大。

为什么虚拟资产和区块链的结合是天然的?因为它在被生产的第一天就是数据化的,存在于互联网上的,而互联网最大的特点就是信息免费,复制免费。信息免费创造了流量经济,而流量经济把渠道的价值推到最高。渠道不仅掌握了你的数据,还有你的虚拟资产所有权。微信,微博可以以任意理由关停你的自媒体号,删除你的社群,而不需要付出代价。可是有意思的是,而当你拥有头部资产,变现能力极强的时候,社交媒体又变成了弱势的一方。同道大叔以 2 亿卖给百度,微博分不到半毛钱。区块链在这里能发挥的价值,就是虚拟资产的确权和流转,以及平台、经济体,用户之间的经济利益分配,俗称生产关系。

但是为什么虚拟资产与区块链结合的领域现在还没有看到好的案例?我个人认为是大家选错了角度。由于虚拟经济本身就是一个刚刚开始的增量市场,目前应该是资产为先,而不是平台为先。拿艺术品举例,我们孵化了一个半公益项目,是一个先锋艺术家自己创造的新艺术形式 crypto art。新媒体艺术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体系,但一直面临价格被低估,无法像传统艺术品一样以高价收藏,因为电子照片,视频可以免费复制,天生与艺术品「稀缺性」相违背。线下艺术品价值连城的部分在于那个独一无二的原作,而线上的复制品一文不值。但如果区块链定义了线上的源代码才是「原作」呢?那么线下的打印版本,不就只是衍生品,反而一文不值吗?区块链不仅具有时间戳,独一无二,不可篡改等符合艺术品特性的特点,还超越了物理属性,比如不会丢失和被破坏。

有些艺术形式非常适合区块链的载体,比如一个有逻辑的故事,而「逻辑」是难以被线下传统艺术体现的。就像行为艺术,你可以欣赏,但很难收藏它。区块链技术只是一个解决方案,是 ERC20 还有 ERC721 并没有那么重要,因为那取决于你想要实现什么。如果这个资产类型被验证,下一步才是去找到更多的艺术家加入这个方向。再下一步,才是是否需要平台,是否需要独立的货币,或者激励机制。从 MVP 出发,最后迭代到「商业模式」。而不是一开始从上帝视角去设计,然后期待市场自动填充 MVP 的部分。

另一个例子是 avatar,虚拟偶像或虚拟人物。去年 12 月开始我们就关注到 oben PAI。然而他们想要同时去解决语音 AI、图像 AI、虚拟偶像标准等多个问题,实在不太现实。我们认为这个方向应该先从孵化虚拟人物资产出发,而前端的呈现方式越简单越好,比如小程序。你有了虚拟世界里自己的一个代表之后,它即可以吸引流量,也可以直接产生收益。用户对于区块链应该是无感知的,只有在低频的确权,产权转移等环节才感受到区别。这其实是一个技术门槛非常高的方向,当时我们找到了国内在虚拟人物领域技术最厉害的 2 个团队沟通很久,但最后还是因为先平台还是先产品的问题没有磨合出来。如果大家有认识这方面的团队,也欢迎给我们推荐。

链上虚拟资产的另一个优点,就是开放的开发权限。一个外部独立团队可以在 Cryptokitten 的基础上做 kitten hat 并且成为新的资产,既不需要得到原开发团队的许可,也不需要交钱。这在传统的游戏里是几乎不可能的,因为游戏开发者最大的价值就是拥有 IP,一次性通过暂时的垄断赚钱。比如一个南京独立游戏开发团队做的开源协议 Genesis project,把原本自己做的游戏里的英雄人物 Adam 开源出来,鼓励其他团队开发也带有 Adam 角色,不同游戏间的 Adam 数值会互相影响,玩家可以自己去发现它们中间的关系。这一下子改变了 Adam 作为一个重要 IP 资产的经济模式,也改变了流量获取的逻辑,使开发者有可能由竞争变为协作的关系。

文章来源巴比特,希望pai团队可以借鉴转型做虚拟资产赢得市场而不是埋头于挖矿,溯源竞争太大而虚拟资产头部未显,希望pai可以超越mana

希望认可的pai友顶起此提案让项目方看到社区的呼声,希望pai越走越好而不是让大家唾骂的诈骗团队,oben虚拟人物要是参与pai区块链里来相信虚拟资产的头部币非pai莫属!!!!顶起